首页 新闻中心 常见问题

污水消泡剂用量应该如何根据循环水水质进行调整?

时间:2025-04-21 21:07:46 来源: 浏览|:28次

 污水消泡剂用量应该如何根据循环水水质进行调整?

污水消泡剂的用量需根据循环水的不同水质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调整方法:
水质的酸碱度(pH 值)
酸性环境:当循环水呈酸性时,某些消泡剂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一些以脂肪酸为主要成分的消泡剂在酸性条件下,其溶解性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消泡效果下降。此时可能需要适当增加消泡剂的用量来达到理想的消泡效果。一般来说,当 pH 值低于 6 时,每立方米循环水的消泡剂用量可能需要在常规用量的基础上增加 10% - 20%。
碱性环境:在碱性条件下,部分消泡剂的稳定性较好,但也有一些消泡剂可能会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而影响消泡性能。例如,含有硅酸钠成分的消泡剂在强碱性环境中,可能会与氢氧根离子反应,降低消泡效果。对于这种情况,需要选择适合碱性环境的消泡剂,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量。如果 pH 值高于 9,每立方米循环水的消泡剂用量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消泡剂的特性增加或减少 10% - 20%。通常,在 pH 值为 7 - 9 的中性范围内,消泡剂的用量相对较为稳定。
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含量
含量较高:循环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会吸附消泡剂,从而降低消泡剂的有效浓度。当悬浮物和杂质含量较高时,为了保证消泡效果,需要增加消泡剂的用量。例如,当悬浮物含量每增加 100mg/L,消泡剂的用量可能需要增加 20% - 30%。可以通过过滤或沉淀等预处理方法降低悬浮物和杂质含量,以提高消泡剂的使用效率。
含量较低:如果循环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含量较低,消泡剂的消耗相对较少,可以适当减少消泡剂的用量。一般可在常规用量的基础上减少 10% - 20%,然后观察消泡效果,再进行微调。
水质的硬度
硬度过高:水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含量过高(即硬度过高)时,可能会与消泡剂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物质,影响消泡剂的性能。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增加消泡剂的用量来弥补因硬度造成的消泡剂损耗。通常,当水的硬度每增加 100mg/L(以碳酸钙计),消泡剂的用量可能需要增加 10% - 20%。同时,可以考虑添加一些螯合剂来降低硬度对消泡剂的影响。
硬度较低:对于硬度较低的循环水,消泡剂的作用相对更易发挥,可适当减少用量。可先尝试减少 10% - 15% 的用量,然后根据实际消泡效果进行调整。
水中的有机物含量
含量较高:高浓度的有机物会增加水的表面张力,使泡沫更加稳定,从而需要更多的消泡剂来打破泡沫的稳定性。当循环水中有机物含量(以 COD 计)每增加 100mg/L,消泡剂的用量可增加 20% - 30%。此外,可以结合其他处理方法,如生物处理、活性炭吸附等,降低有机物含量,以减少消泡剂的用量。
含量较低:如果循环水中有机物含量较低,水的表面张力相对较小,泡沫的稳定性也较低,可适当降低消泡剂的用量。一般可在常规用量的基础上降低 10% - 20%,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水温
温度较高:水温升高会使消泡剂的扩散速度加快,但同时也会加速消泡剂的挥发和分解。因此,在高温情况下,为了维持良好的消泡效果,通常需要增加消泡剂的用量。当水温每升高 10℃,消泡剂的用量可能需要增加 20% - 30%。同时,可以选择耐高温的消泡剂,并采取适当的冷却措施降低水温,以提高消泡剂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温度较低:低温会使消泡剂的粘度增加,流动性变差,影响其在水中的分散和消泡效果。此时,可以适当提高消泡剂的浓度或延长其作用时间。一般水温每降低 10℃,可考虑增加 10% - 20% 的消泡剂用量,也可以通过搅拌等方式提高消泡剂的分散性,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要准确确定污水消泡剂的zui佳用量,需要综合考虑循环水的各项水质指标以及系统的运行条件等因素。通过小规模的试验和长期的运行监测,不断优化消泡剂的用量,以达到zui佳的消泡效果和经济效益

推荐产品

Recommended
more >
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污水选型 新闻中心 合作案例 销售网络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13915412606

传真:0512-69222792

邮箱:1173376858@qq.com

地址:苏州相城区诚通路66号

微信官方

Copyright © 2005-2021 苏州昊诺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53904号-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