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常见问题

常用的污水处理消泡剂是什么?

时间:2025-04-30 08:49:54 来源: 浏览|:58次

常用的污水处理消泡剂是什么?

污水处理过程中,泡沫的产生常由活性污泥代谢、表面活性剂残留、曝气过度等因素导致,不仅影响设备运行效率,还可能导致水质不达标。常用的污水处理消泡剂根据成分和作用原理可分为以下几类,各有其适用场景和优缺点:

1. 聚醚类消泡剂
成分:以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共聚物为主链,通过调整EO/PO比例调节亲水/疏水性。
特点:

抑泡性强:通过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抑制泡沫形成,适合连续消泡需求。
稳定性高:耐高温、耐强酸碱(pH 2-13),适用于生化处理、厌氧反应等苛刻环境。
HUAN保性优:生物降解性好,符合HUAN保标准,可用于食品加工废水处理。
适用场景:生化池、曝气池、厌氧反应器等需长期抑泡的环节。
案例:某印染厂采用聚醚消泡剂后,泡沫高度降低90%,曝气效率提升20%。
2. 硅类消泡剂(聚二甲基硅氧烷)
成分: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核心,辅以二氧化硅等载体。
特点:

消泡速度快:表面张力极低(20-21 mN/m),能迅速破除已形成泡沫。
耐温性好:适用温度范围广(-5℃至150℃),适合高温灭菌或低温处理。
易分散:可制成乳液或固体颗粒,便于投加。
局限性:可能抑制微生物活性,需控制用量(一般<50 ppm);长期使用需监测污泥沉降性。
适用场景:好氧池、气浮池、MBR膜生物反应器等需快速消泡的环节。
案例:某制药厂废水处理中,硅类消泡剂使泡沫消除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5分钟。
3. 矿物油类消泡剂
成分:以矿物油(如白油)为基体,添加疏水颗粒(如蜡、脂肪醇)和乳化剂。
特点:

成本低廉:原料易得,价格约为硅类消泡剂的1/3。
兼容性强:与多数化学药剂无冲突,适合复杂水质。
长效性:疏水颗粒在泡沫膜表面形成屏障,抑制泡沫再生。
局限性:易分层,需定期搅拌;低温时黏度增大,流动性下降。
适用场景:预处理阶段(如格栅、调节池)及含油废水处理。
案例:某石化厂废水处理中,矿物油类消泡剂使泡沫覆盖率从80%降至10%。
4. 复合型消泡剂
成分:聚醚、硅氧烷、矿物油等复配,辅以增稠剂、分散剂等助剂。
特点:

协同增效:结合聚醚抑泡与硅类快速消泡的优势,适应复杂工况。
定制化:可根据水质(如COD、SS浓度)、工艺(如SBR、A²/O)调整配方。
典型配方:聚醚30% + 硅氧烷20% + 矿物油40% + 乳化剂10%。
适用场景:市政污水厂、工业园区综合废水处理等对消泡效果要求高的场景。
案例:某食品加工园区采用复合型消泡剂后,泡沫问题解决率达95%,药剂成本降低25%。
5. 天然提取物类消泡剂
成分:植物油(如大豆油、棕榈油)、脂肪酸酯、植物蜡等。
特点:

HUAN保安全: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适用于食品、制药废水。
温和性:对微生物活性影响小,不影响生化处理效果。
局限性:消泡速度较慢,需增加投加量(一般为硅类的2-3倍)。
适用场景:对HUAN保要求严格的场景(如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水厂)。
案例:某乳制品厂采用植物油基消泡剂后,出水COD达标率提升至98%。
选择依据
水质特性:高盐、高COD废水优先选硅类或复合型;含油废水可选矿物油类。
工艺要求:生化处理阶段避免硅类消泡剂;MBR膜池需低硅、低黏度产品。
HUAN保法规:排放标准严格地区(如欧盟)倾向聚醚或天然提取物类。
成本效益:长期运行需平衡单价与用量(如聚醚类单价高但用量少)。
使用建议
小试验证:取现场水样,按0.1-1‰比例添加消泡剂,观察30分钟泡沫消除情况。
梯度投加:初始投加量控制在50-100 ppm,根据泡沫量动态调整。
设备适配:使用计量泵或滴加装置,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监测指标:关注污泥SV30、MLSS及出水COD,评估消泡剂对生化系统的影响。
通过合理选择消泡剂类型并优化使用方法,可有效控制污水处理中的泡沫问题,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并降低运维成本。

推荐产品

Recommended
more >
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污水选型 新闻中心 合作案例 销售网络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13915412606

传真:0512-69222792

邮箱:1173376858@qq.com

地址:苏州相城区诚通路66号

微信官方

Copyright © 2005-2021 苏州昊诺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53904号-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